阅读提示:4月28日,荆门园博园开园。这片曾经的废弃采矿区历经2年多改造,以焕然一新的面貌,正式向八方宾客发出绿色之约。


  一天之内看遍全省各地经典景色;游走在山水园林之间,领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;拿出手机点一点,“智慧园博”让游园变得更简单……4月28日,荆门园博园正式开园。历经2年多的筹备建设,承载着人们的热切期待,这片曾经的废弃采矿区脱胎换骨,以全新的面貌灿然绽现。

  走进荆门园博园,所见之处皆是绿意盎然、鲜花烂漫。高低错落的山脉在天与地之间荡起绿色的波浪,各式建筑、景园在花与树的衬托下显出独特的韵味——一幅山水意境画在漳河新区徐徐铺开。

  生态荆门,品质生活。这是荆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,荆门在此向八方来宾发出诚挚的绿色之约。

       约在景中,看疤痕地块如何“华丽转身”

  在这里,春有百花夏有月,秋观乌桕冬赏雪,通过巧妙的园林造景,让荆门中心城区多出一处“世外桃源”——而谁又能想到,此处原来竟是一片荒芜的废弃采矿区。

  据了解,园博园所在区域原有近20家大大小小的煤矿,后来响应环保政策陆续关停,原先的矿井、巷道、采空区则被遗留下来。采空区上不能建房、不易开发,这片2000多亩的“疤痕”地块只有暂时空置。

  2019年,我市成功取得湖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的承办权,这是一次对城市环境、形象、功能进行大提升的绝好契机。而此刻,随着城市建设发展,园博园所在地块周边的配套逐步完善,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凸现出来,加之多年无开发保存下来的完整的生态系统,其成为园博园最优选址的条件已经成熟。

  选址敲定,建设启动。“我们利用原有山脉连成整个园区的骨架;对水体进行生态治理,打造核心景观区;通过矿坑修复、削坡减载、护坡复绿等手段,对采空区、渣土填埋区进行生态改造,最终形成拥有水心山骨,高低错落、自然和谐的山地公园。”荆门漳河新城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张运昊说,园区建设充分尊重和利用了原址自然资源和地形地貌,对280亩老松林进行了保留,对超过园区面积1/3的采空区进行了生态修复和治理,将这一处废弃的疤痕地块与周边城市绿带连成一脉,成为新的“生态宝地”。

  “我们不仅要建一座美丽的公园,办一次成功的盛会,更要使之成为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示范项目,真正实现绿色成果全民共享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”张运昊说。

  约在园中,赏各地园林艺术精品荟萃

  一城一园一故事,一步一景一惊艳。依坡就势散布于园区湖滩、山谷、平地的32个展园,围绕本届园博会“生态荆门、品质生活”的主题,匠心造景,展示出各参展城市(单位)最精湛的园林艺术手法——

  荆门园取自然之林、泉、台、溪、花、境等元素,采用现代造园手法,营造荆风楚韵、步移景异、旷奥兼得的山水园林境域;武汉园通过水云榭、东流亭、望江台等景点,打造江城高山流水觅知音之意境;神奇神秘的神农架园,触摸绿色原生态环境,展示“好山好水好文化”;宜昌园将三峡大坝“搬”来了现场,展示世界水电之都的峡江风貌;潜江园门前的小龙虾造型,直观地展示了当地的产业特色……

  “展园是园博会重要的看点之一,本届园博会展园遵循了‘不搞大开挖、共抓大保护’的生态优先理念,充分利用园区原有地形,采用新工艺、新材料及创新的园林园艺手法,将文化元素和自然景观紧密结合,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又凸显各展园地域特色。”省第三届(荆门)园博会筹办工作指挥部综合协调组负责人李吉祥介绍。

  智慧之约,用大数据平台畅游园博

  相较于令人惊艳的景观造园,智慧元素也闪耀在园区各处。荆门园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王圣飞介绍,园区利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5G、人工智能、GIS和三维模型可视化等技术将整个园区联通,依托大数据平台和3D可视化平台,打造智慧园博体系。

  “我们可以通过采集园区内数千个监控、广播及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,从而清楚地了解园区运营情况,包括对一些突发事件的点对点应急处置,及时统筹调配人员、设备,让智慧运维管理看得见、联得上、呼得应、调得动。现在,游客进入园区后,可通过一部手机实现听、看、直播、无现金支付等全方位方便快捷的游园体验。”(记者 李晓雪)